1989年8月的一天,一架飞往青岛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青岛机场,机舱内的郭若梅望着窗外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四十年了,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四十年前,郭若梅跟随当时的丈夫、军人徐良玉,离开了故乡,去到了遥远的台湾。那时,她才刚刚把七个月大的女儿和十三岁的妹妹抛下,匆忙离开,回望的只是一次无法回头的告别。她一直牵挂着她的女儿和妹妹,这些年虽然音信全无,但心里的牵挂却始终没有改变。
直到两年前,郭若梅才终于通过妹妹联系上了对方。可是,当她问起自己女儿的近况时,妹妹始终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事情很复杂,等她回来再说。郭若梅心里顿时生出不安,但她还是决定回来探个究竟。
终于,郭若梅在1989年抽出时间回到了山东。当她走出机场,远远地就看见妹妹举着牌子等着自己。尽管二十年未见,但姐妹俩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突然,妹妹郭若兰跪倒在地,泪如泉涌,痛哭着说:“姐,你怎么才回来啊,我对不起你,我把敏敏弄丢了,找了三十多年也没找到她。”郭若梅震惊得几乎昏倒,敏敏就是她的女儿,她那一刻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尽管郭若梅想立刻询问清楚事情的真相,但看着妹妹痛苦的样子,她强忍住了内心的痛楚,先把妹妹拉起,温柔地说:“兰兰,回家再说,回家再说。”于是,姐妹二人一同上了回家的车。路上,郭若梅心中五味杂陈,窗外的景色仿佛把她带回到了多年以前的家乡。
展开剩余75%郭若梅出生在1920年,小时候与母亲一起住在山东济宁的乡下,而父亲经营着餐馆,常年忙碌,极少回家。即便回来,也对她和母亲冷漠无情。直到16岁那年,她的母亲生下了妹妹郭若兰,父亲愈加不满,便更加疏远了家里。不久,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了17岁的郭若梅和年幼的妹妹。
由于不忍心姐妹俩孤单生活,亲戚将她们送到了舅舅家。舅舅没什么意见,可舅妈却时常刁难她们。为了能勉强过得下去,郭若梅尽力讨好舅妈,做所有家务,然而舅妈对她们依旧苛刻,常常责骂她们,甚至打她。就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郭若梅的父亲回来了,带回来一个新妻子和继母的儿子。家庭的变故让郭若梅和妹妹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虽然继母不如舅妈好,但至少生活有所安定。
然而,好景不长,1943年,继母的儿子因病去世,父亲因悲痛而愤怒地打了继母,并离家前往青岛,再也没有回家。那个时候,郭若梅已经23岁了,本应该结婚成家的年纪,但她始终不敢嫁人,因为她的妹妹还太小,她担心把妹妹留给继母照看不放心。
直到1947年,郭若梅才决定与徐良玉结婚,徐良玉答应她,会把妹妹一起接到家里。而此后,郭若兰一直照顾着郭若梅,直到1949年,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一年,郭若梅和丈夫的生活被打破,丈夫徐良玉收到命令被派往台湾。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郭若梅只能选择带走女儿或自己留在大陆,最终决定将女儿托付给妹妹,自己和丈夫一起去台湾。
那时,郭若梅心里想着,等一切安定下来,妹妹就会把女儿带来见她。然而,当她到达台湾后,却得知这件事不可能实现。此后的日子,郭若梅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也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多年的寂静与思念,直到1987年,郭若梅的小儿子在澳大利亚出差时认识了一位来自山东的商人,通过他,郭若梅终于联系上了妹妹。然而,当她问及自己女儿的情况时,妹妹却避而不谈,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有机会回来后再告诉你。”这一反常的行为,让郭若梅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1989年,郭若梅终于决定回家看看,回到故乡后,她发现了令她震惊的真相。原来,妹妹曾带着郭若梅的女儿回到了济宁老家,但因生活困苦,她不得不向父亲求助。父亲虽给了些钱,但很快就将她们打发走。之后,妹妹便带着外甥女过上了更加艰难的日子。直到1952年,妹妹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一位解放军连长。当两人决定结婚时,妹妹坚持要求将外甥女带走,毕竟这是姐姐托付给她的责任。
但连长临时被调往厦门,妹妹无法带孩子去,只能将女儿暂时托付给继母照顾。然而,当她回去接外甥女时,却发现继母已经改嫁,外甥女失踪了。妹妹寻找了整整一年多,却始终没有找到女儿的下落。她甚至曾在1980年收到继母的信,匆忙赶到四川时,却已经错过了继母的最后一面。
经历了25年的寻找,妹妹最终向姐姐坦白了所有的经过。听完一切,郭若梅心里感到复杂和痛惜,但她没有怨恨妹妹,反而更加理解了妹妹的痛苦。面对过去的遗憾,她选择放下心中的执念,尽力让自己和妹妹过得更好。
在回家的日子里,郭若梅给妹妹留下了一笔钱,并在一年后让儿子们重新修缮了老房子。她希望妹妹能过得好,也希望儿子们知道,济宁永远是他们的根。
虽然没有像电视剧般的大团圆结局,郭若梅和妹妹的关系依然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失去女儿成了她们最大的遗憾,但也让她们学会了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并珍惜眼前的一切。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