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建筑强省”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形成产业链式聚集与联动发展格局,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四川建造”的升级版。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展望到了2030年。届时,四川将基本建立与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与措施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全产业链发展保障能力,建造水平明显提升。
四川还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行智能建造,到2030年推动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达到50%以上、50%以上大中型项目要采用智能建造。推动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采用装配化建造技术,提高预制构件、集成部品部件应用比例。
此外,还将依托智能建造省级试点城市建设建筑产业总部园区,孵化一批集勘察、设计、生产、施工、智能装备、数字软件等产业链“链主”企业,研发一批高质量的产业链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整合区域资源建圈强链,布局一批以建筑业生态圈为牵引的产业功能园区。
意见指出,未来,围绕这三大目标,四川将把加强科技与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给能力、扩大全链条成果应用、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提高新型建造能力、推行建筑工程总承包、强化全产业人才培育、强化政策支持八个方面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
如,在成果应用方面,四川将基于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与措施在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推动建设一批安全、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项目,遴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具备基础条件的示范项目,促进全链条技术和产品发展与应用。
同时,人才培育方面,将建立“院校+基地+工地”的新型建造产业工人培训机制,鼓励建筑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建筑类院校增设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涵盖装备制造、软件开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运维等全产业链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体系,创新引育新型建造产业链领军人才,培养大国工匠等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星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