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南宁9月28日电 (冯肖慧、庞惠文)9月27日,2025-2026赛季广西青少年足球甲级联赛开赛仪式暨揭幕战在南宁举行。揭幕战中,主队南宁市第三中学与客队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学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青少年足球盛宴,生动展现了广西南宁践行体教融合理念的实践。
比赛现场。人民网 雷琦竣摄
在足球人才培养中,南宁市各学校始终坚守学习优先原则。日常教学以文化课为核心,每周固定开设体育课程夯实基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足球训练,实现学业与特长的平衡发展。此外,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训”模式,将寒暑假转化为学生提升足球技能的“黄金期”。
“家长们的支持,就是我们训练的最大动力。”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学足球队教练易仁伟表示,家长们主动承担足球后援队角色,从训练保障到赛事服务全程参与,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为主、科学训练、家长助力”的良性训练氛围。
针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业压力,南宁市各学校在教学环节推出精准适配举措。教师团队依据新课标要求,专门针对参与训练、比赛的学生优化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缺课情况、学习进度实时调整作业量与难度,避免学生因补作业产生负担。
同时,在课外环节发力,真正做到赛时学业不掉线,赛后学业及时补。一方面,文化课教师随团参与赛事,利用赛后时间开设移动课堂,按照教学进度完成当日授课。另一方面,组建覆盖多学科的教师帮扶团队,针对因训练、比赛而落下课程的学生,在赛后进行统一辅导,消除家长顾虑,为学生的足球特长发展筑牢学业根基。
“我们一直以‘眼中有光、身上有汗’为青少年发展的努力方向,提供场地、教师、资金等多维度支持,做到各方位都有所保障,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赛场通道,让学生都愿意踢球、放心踢球。”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星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